第(2/3)页 郭亮见小许总在场,又把更多的细节情况同步了下。 目前整个北方电动车市场包括汶省,主要是两家津市的电动车公司垄断,分别便是“爱邦”和“神飙”。 其中“爱邦”实力更强一些,也已经铺货到南方,算是全国性的电动车企业。 “神飙”则更加聚焦在北方市场,尤其是在电池续航上有些技术壁垒,在冬季寒冷的北方还是有竞争优势。 市面上还有另外三到五家电动车品牌,也都是津市产业带里的。 但基本都是小作坊生产,纯粹靠低价不具备未来竞争力。 现在有潜在“大厂”实力的,也就是“晨风科技”了,自然已经被主要竞争对手盯上。 而在省城和天城,“晨风冰动力”已经开始吃掉“爱邦”和“神飙”的销售份额…… 而苏省和浙省的电动车品牌,在此时的07年初还没完全覆盖到北方。 这与许多因素有关,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便是“经销体系”的拓展。 目前北方共有四大电动车经销商。 其中“长兴车行”主要和“爱邦电动车”绑定,爱邦也占股了长兴公司。 “大风车行”主要跟“神飙电动车”绑定…… 另外两家则是综合性的电动车经销公司,在北方各省有自己的综合门店。 分别是“大拓车行”、“艾行车行”。 目前来看,有可能在背后对“晨风电动车”搞事情的,便可能是爱邦、大风、长兴车行、神飙车行这四家了…… 郭亮大致同步了下市场布局,又聊起了“晨风电动车”的经销开拓问题。 当前情况下,“晨风电动车”也是需要去依赖经销商的。 完全靠建立自营门店,需要非常巨大的资金、时间、人力投入,其难度不亚于重新再造一个“晨风科技”。 跟大的电动车行、经销商合作,还是当前性价比最高的市场拓展方式。 只有借助大车行和经销商,才能够帮助“晨风电动车”迅速铺货到整个北方市场,包含一二三四线城市,也包含底下的县镇乡村。 郭亮摁灭手里的烟屁股,又接着道: “‘长兴车行’、‘大风车行’这两家,分别跟‘爱邦’、‘神飙’绑定很深,咱们是进不去的。 所以现在重点开拓的,也就是‘大拓车行’、‘艾行车行’。” “‘大拓车行’覆盖了整个北方四分之三的省市。 ‘艾行车行’袋盖覆盖二分之一省市,但其中包含一些‘大拓’没有覆盖的下沉市场…… 所以咱们想要在整个北方铺货,这两家都是必须要拿下的。” “目前最大的问题,是两家都还在观望。 我这边团队里,有从‘艾行车行’出来的人。已经听到些内部的反馈,车行已经收到‘爱邦’和‘神飙’的压力了,不让车行跟‘晨风科技’合作。” 方骏皱了皱眉: “电动车厂,也不能左右车行售卖其他品牌吧?” 郭亮:“理论上是的,毕竟他们也没有签独家和排他协议。 但像是爱邦和神飙这样的大厂,还是能给渠道车行一些压力。” 方骏:“什么压力?” 郭亮:“比如不给你供货,或者一些售后保修政策上,设置一些障碍。” 方骏不再多言,脸色变得阴沉了些。 许知泉呼出口白烟,开口说道: “车行都是开门做生意的,如果晨风冰动力卖得好,当然是欢迎咱们入驻的。 即使爱邦、神飙两家断车行的货,如果晨风冰动力能把窟窿补起来,人家就还是会愿意跟咱们合作。” 郭亮点了点头: “是这个意思。” 安静旁听的许晨开口道: “所以问题的关键,是得让大拓和艾行两家车行,相信‘晨风冰动力’肯定卖得好。 并且愿意为了这个预期,承担爱邦、神飙两家电动车厂卡货的压力。” 郭亮:“对!就是这个道理! 所以说‘大拓’和‘艾行’还在观望…… 他们现在卖‘爱邦’和‘神飙’已经有钱赚,确实没有必要非得引入‘晨风’的车子。 除非他们有足够信心,卖‘晨风冰动力’铁定能赚钱。” 郭亮的几个下属,之前也是做电动车经销的,对这几家经销车行内部情况也比较熟悉,郭亮便让他们又分别做了些介绍。 许知泉抽着烟,开口补充道: “这几家大经销商,我还没主动去聊过。 最主要的是不想太冒失…… 最好是先找到些关系牵线,这样去聊的话人家会更重视,把握也会更大一些。” 许晨:“有门路吗?” 许知泉:“我和郭亮都还在想办法。 目前找到的门路,能够到的层级还不高,所以我也暂时没往下推动。 最好是能直接跟对方老板搭上话。 谈生意,还是要见‘真人’的。 只跟底下的阿猫阿狗聊,聊不出什么关键资源出来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