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这生意,我看行!-《重启匆匆那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明明这些才是种子选手,却连旗子都没插,风头完全被拖拉机车队抢去了。
    悄悄地进城,打枪地不要。
    农机大三轮冒着黑烟,雄赳赳、气昂昂,挺进北江县城。
    对于难得进城的人,对周围的一切都倍感新奇有趣。
    可惜他们却看不到太多。
    只能从车后不断倒退而去的车水马龙和路旁的招牌上,感受到城市的繁华与喧嚣。
    北江县城并不大。
    因为不到二十分钟,两辆大三轮便一前一后地停下来。
    停在城南旅社的门口。
    一家离着北江中学不远的普普通通的旅社。
    这意味着,从毗邻城北的宾湖乡里,抵d县城,并从城北穿越到城南这里,也不过才二十分钟。
    很难想象,这么小的县城,竟然能在六年后,成为地级市。
    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。
    眼前这一幕幕,在吴岩眼里,根本就是一个陈旧破败的城中村。
    但在同行的众人眼里,却是笼罩着城市的高大上光环。
    毕竟是城里,户口老值钱了!
    在柴油机的轰鸣声中,两辆大三轮绝尘而去。
    而下了车的沈柏伦,撑着老腰,和几位年轻教师一起,带上四十来个学生,很快让幽静的城南旅社变得热闹起来。
    旅社老板娘三十多岁,迎上沈柏伦,便堆起笑容,丝毫没把老沈当做乡下人看。
    “沈主任,各位老师,总算是把你们给盼来了。房间和晚饭都准备好了,赶快叫学生们吃饭吧。”
    城南旅社门脸不大,进去之后才发现别有洞天。
    四面都是房子,拢共起了三层。
    只留下中间一小块地方,成为小小的天井。
    老板娘真是把城里的寸土寸金演绎到了极致。
    好在房间还算干净,晚饭也是分量十足。
    至于丰不丰盛,大多数人并不在意。
    反正比家里吃得好就是了。
    晚饭过后,有人习惯性地回屋看书,想要抓住这最后时间抓紧磨枪。
    但架不住老沈早有安排。
    拢起了队伍,带领众人先去北江中学——中考考场以及重点高中,认认门。
    省得有人明天抓瞎,找不到考场教室。
    这是多年赶考积累下来的经验。
    打城南旅社旁边的胡同,一路向西,没走多远,便到了北江中学东门。
    作为省级实验性高中,居然掩映在这般幽深的巷子里,这是仗着‘酒香不怕巷子深’的底气么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