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5章 离开豫南-《一品权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继业知道,自己的意见其实是比较可靠的选择,但如果自己去说,效果就没有让陈老头这些人去说更好。

    陈老头他们察看水情后,估计也是这样的意见。黄河流域本身就是这个样子。江水泥沙太多,下游要不停地清淤,筑堤,才能保证江水不泛滥成灾。而改道后,冲刷的新河道,就完全是另一回事,有二三十年不会影响流域的变化。

    陈老头他们也赞成这个意见,讨论到半夜,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基本定论。杨继业便便理会这些,找到机会,与陈老头谈陈羽霏的婚事问题。

    陈老头没有为难他,表示首肯。等从豫南返回京都,就按照程序,办理婚事。杨继业知道会有这样顺当的求婚过程,但真正得到陈老头答应了,心里还是很开心呢的。

    到豫南来参与救灾,到如今,豫南这边的灾情基本稳定,要做的救灾工作也差不多了。杨继业不想与二哥杨忠良一起在豫南这边熬。

    杨家粥场的开办,在豫南这边没有太多,只有六家。米粮的供应,从苏杭那边运送过来。官方和地方大族开办的粥场,如今都不敢糊弄灾民。王家被灭,还是很有震慑作用的。

    也知道,只留二哥一个人在豫南这边赈灾,想要将这件事做到很好,还是有较多阻力。主要是赈灾陈条的落实问题。三师既然到了豫南,暂时就留在这边,给的指令是协助赈灾。青年军这边不会有抵触,能够很好地协助二哥进行工作。即使自己离开豫南,也可远程指挥,真发生什么事情,有三师这三千人,完全可主导事件的推进。

    与二哥见面,讨论了这边的赈灾工作、未来要做到事情,也都梳理一遍。二哥表示他能够做好,杨继业才说他会在短时间离开豫南,回京都去。

    京都那边的事情繁杂,如今的右丞相府和六年前完全不同。主要是右丞相府没有过硬的自身实力,难以主导一些事情的推动工作。杨继业准备带蛮族军一部分去京都,发展京都的力量,将一些人清扫掉。

    朝堂的情况,目前也很危险。杨继业才接到最新的消息,说是文昭帝的病情更严重,很可能在短时间会死掉。如此,太子府这边的力量如果不足,很难将文朝的宝座确定是刘静来接承。

    如果刘静失败,后果有多严重,杨继业自然明白。也是因为如此,他不得不快速返回京都。

    三师不能完全带走,但可留下几个连。带走两千五百人去京城,杨继业觉得是比较稳妥的安排。当然,这些人进京都,肯定是悄悄地去,不让人察觉。到京都会,杨继业毁于自家老爸和太子府那边透露一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