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1章 抚恤其家-《一品权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对于军将与实力,一国之君该如何选取,确实比较难办。军将手中军权过重,一些别有用心的人,在军权在手后,心怀不轨,大有人在。唐朝的藩王就是最好的例证,但若是军将无权,国力势必疲弱,受到周边各蛮夷欺压,那也是必然的结局。

    前朝大宋的立国,就是武将得到军权的结果。使得赵家立国后,对军将的防范更直接,也使得北宋到南宋,一直都到辽国、金国、吐蕃等等几百年的欺辱。

    如今的文朝,也是如此。几十年来,当后金元气逐渐回涨,对文朝的叩关就不曾停歇。

    如今,北地危机重重,边关守卫作用已经不大。如果不改变国内的现状,文朝还能走多远?对于这个问题,杨盛文到荆蛮楚地五六年来,一直在寻找答案,却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如今,即使君王要练兵御敌,谁敢保证所练新兵,就是可战之兵?

    今天,偏偏让杨盛文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军,可蛮族军这样的特殊存在,能不能在文朝推广?这种强军,只要文朝训练出五万之众,就足够与鞑子交锋而不败。

    可满朝文武,谁会支持训练这样的军兵?皇上愿不愿意?太子殿下能不能支持?训练军兵对朝堂与刘家天下而言,确实是一把利刃,用得好,保家卫国;用不好,后果可就严重了。

    杨盛文想到这,不由地在思索,自己是不是该同幺儿聊聊蛮族军的问题?

    天还没亮,小村依旧戒备森严。王府军和蛮族军将这边围拢,任何风吹草动,都会让锋锐的杀气冲杀而来。

    对于山坳那边的战事,杨盛文让铁叔封锁消息。这种超强的精锐,还得密藏起来,不然,会引得文朝上下为之撼动。

    天亮之后,原本的两百蛮族军先行离开,去山坳那边处理被杀的魔教徒。另外,还会搜找逃散的魔教徒。不让发生在这里的战事,透露出去。

    若是继续走,如今距离京都不过四五天行程,当真要加急赶路,可能三天就可抵达京都。杨盛文对前行之路是明白的,可对京都朝堂、皇室的一些情况,并不明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