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2章 强军铁军-《一品权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唐大人,成军容易,要成强军可不是两三个月就可达到的。少则一年,多则三五年,才能够将百炼军将操练出来。”杨继业说,“之前的蛮族军一支,我在荆蛮楚地时,就看到他们勤苦操练,整天在山野里奔跑,熬打出钢铁一般的作战意志,哪怕面对十倍之敌,才能做到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。

    从军兵战意和军心上说,与敌会战,己方战损过两成,军心还在,军兵战意犹存,那就是强军了。面前十倍或百倍于己的敌人,依然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杀,才是钢铁一般的战士,这才是铁军……”

    听杨继业说起操练军兵,这种百战而不败的强军,面对任何敌人都不畏惧、敢于冲锋杀敌的铁军,确实是传说中的事。

    或许,之前的蛮族军可达到这种程度,但因为与两万余倭寇对战,损伤不少,也是必然,使得至今蛮族军都无法恢复战力。

    这不免让人嘘唏,这些人自然感叹一番。至于说会不会有人疑惑杨继业没说真话,心里即使在想,也不会说出来。因为蛮族军的战功摆在那里,不容人怀疑。

    “杨咏石,那么如今的王府军和武夷土兵战力如何?”刘裕说,有些话,唐俊词是不好直接问,他却无关紧要。

    “刘老,平倭军目前的战力,比之去年,完全可说是脱胎换骨了。与倭寇对拼,至少不会如去年前军那般不堪。胜负之数,还得看各种因素。兵者,诡道也。谁敢说是必胜之局?”

    “听你这样说,我心里有底了。”刘裕笑着说,“对于征战,老朽确实不知,但对你这个杨咏石,算是有些了解。从没说一句夸大之词,知府大人你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唐俊词就笑起来,对杨继业虚点几下,说,“少年老成,到底是好还是不好?杨咏石青春年少,本该意气飞扬,却陪着我等老家伙在这,确实委屈他了。杨咏石到苏杭游学,给苏杭带来什么,我们心里有数就好。别的不多说,等会在酒席上敬他几杯酒。”

    “唐大人如此说,小子如何敢当。”杨继业微笑地说,“小子游学苏杭,得到唐大人、刘老等诸多先贤指点,收益匪浅,终身难忘。小子以茶代酒,敬各位前贤……”

    傍晚,知府唐俊词招待杨继业一家子晚餐,而刘裕等人陪同,期间,其乐融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