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4章 承平山庄-《一品权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五寨主,按照蛮族军的平时作法,在战区至少在十里外安排岗哨,非战区也会在五里外安排岗哨。里外三层哨卡,来确保驻扎地的安全。这既是确保自身的安全,也是一种练兵,我们平时都习惯这样了。

    在北地,若是与鞑子对战,鞑子多骑兵,那冲杀到来的时间更短,最外围的岗哨就特别重要。不然,一旦被鞑子骑兵靠近,如何与之对战?不能战、不能走,会有全军覆灭之危。”

    “受教了。”蔡平生慎重地说。

    离开五义庄之前,张靖海做主,给五义庄留下二十斤盐。这些物质,对蛮族军的人而言,是用来换米粮的。有时候,在物资紧缺的环境中,拿金银来购买粮食,未必好用。可用盐来换取米粮,反而好沟通一些。

    离开产盐区,普通人要获得盐的难度远大于获得米粮的难度。特别是北地、西北域、荆蛮楚地和蒙匈族地区等,通常都是官盐津县购买,价高,质量还差。

    给五义庄留下二十斤盐,雷义等人异常感激。这时候,到途中驻扎点,五义庄的人首先将蛮族军的人安排在村中。吃和住,都给了最好的条件。

    这时候,也算是正式地进到北地,村子四周,虽说也有山,但山不高。如果水利方面跟得上,放眼所见,都可用来耕种。

    如今,这边耕种的土地并不多,主要是人口不足,还有就是鞑子每年都要破边,北地的人不少能够走的,也都选择离开。

    耕种不能正常推进,人口散失,自然北地的生存环境也就更差。要说用资源换粮食,北地这边也没有什么优势资源。

    夜幕之下,黑小地和张靖海、魏进、谭必俊等聚在一起,张靖海说,“少蛮主,到承平山庄之后,如果没有我们所需要的消息。那么,下一步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黑小地笑了笑,说,“二哥在来之前交待过,到北地这边,我们都听张先生的。张先生就不要客套,少爷说过,令出于一。我虽然不太懂,但也明白,事情的决定可以讨论,但决策之后,就必须听一个人的。张先生,是不是这个意思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