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9章 议清剿-《一品权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我这个跟在大将军身边混口饭吃的,哪敢在学员们面前出丑啊。杨咏石,如果准许旁听,我是想找杨咏石通融通融,旁听一期。”于连欣对于杨继业要办学的事情,早就听说,苏杭这边关于杨继业的传言已经很多,大多都神话起来。

    不过,蛮族军在宁府的战果,让所有知兵的人都哑口无言。三千蛮族军正兵,对战两万余倭寇,即使有辅兵助阵,谁敢说能够做到这些?哪怕反过来,两万围歼三千倭寇,都没人敢说必然做到。

    因为这样的战果,苏杭这边对蛮族军的真正情况,都非常好奇。而杨继业要在知书堂办军务班,自然有人想进去看看,弄明白蛮族军如何做到这些事。

    从蛮族军出现在苏杭后,三战均是全歼倭寇,而他们的战损如何,没有人之真实情况。哪怕有人偷偷地找军兵问情况,军兵都不会透露。当真问急了,军兵会擒下这样的人,交送审问。

    对于知书堂的好奇,更多是对蛮族军每一次能够歼灭倭寇的好奇。蛮族军外在表现,确实也强悍,但如果说只是强悍就可以歼灭倭寇,那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其中的奥妙,平倭军和苏杭诸人也都纷纷讨论,推演和猜测,一直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。蛮族军每次歼灭倭寇,将王府军的其他人汇报在其中,外人更多知道王府军的军威,但作为核心层人员,则知道这几次作战,实际上出战的不过是蛮族军而已。

    知书堂会开设军务班,可从中窥视蛮族军强大战力的迹象。真明了练军之法,然后自己也按照这样来练军,岂不是也能够手握强军?

    对徐金胜、于连欣等人而言,练出强军是他们最希望得到的东西。

    杨继业也明白,蛮族军之所以强,根本的问题是人心的问题。军兵心里有意志、有凝聚力、有拼杀之心,加上训练刻苦,身体素质也强,种种因素所致,才会有这样的结果。

    如果说,外人得知蛮族军训练之法,就能够仿造,杨继业肯定不信的。

    讨论台府的作战,也不会有具体的方案。杨继业表示蛮族军会接受军令参战,于连欣就放心了。唐俊词也不好太急于求成,作战更多的还是要看战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