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考后不能松-《一品权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小六,别胡说。贡院门前,真不敢胡说的。”杨继业虽不在意也无忌讳,但让其他学子听到,可不是好事。

    对于绝对多数的考生而言,这几天都会好好玩一阵,就像后世高三生高考后的放纵。可对于杨继业而言,要做的事情可不少。

    最初,到垣武城来是为了发展商业,拓开市场渠道。后来秋试将到,杨继业的精力和时间,主要放在秋试的准备和与士林往来上。将垣武城的所有商业,都丢给杨忠、杨康、削劲等人,巫龙则主导全局,到如今,差不多两个月,在垣武城的工作推进,并不如意。

    特别是与恒源商贸的接触与合作,一时间没有进展。这样的状态对恒源商贸是有利的,对荣盛系列的发展,却放慢了速度。

    其实,杨忠等人在垣武城的工作推进,对文朝的人而言,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速度和进展。那时候的工作效率,自然不能与后世相比较。

    杨继业知道自己不会去参与春闱,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会在垣武城进行发展,甚至跳出垣武城,摆脱恒源商贸等一些现有的商业大户的制约。

    有足够的力量,就能够逃出垣武城的圈子,往京都和江南发展,用一年到三年的时间,建立起来一个商业网络,即使还不能与恒源商贸这样的存在相比,但也不会相差太远。

    杨继业觉得,以垣武城作为跳板,荆蛮楚地为消化商品的市场,还能够联络起蒙匈族那边的市场与消费力。也能够将蒙匈族的商品,通过这样的途径,往文朝内部流动。仅仅是这一条成熟的商路建立起来,就足够他们这边消化好些年。

    规划和构思确实没问题,但落实到位,往往难以一致。对此,杨继业也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。算起来,二十岁能够将局面打开,其实就是很好结果。

    这样看来,留给自己的时间实际上还是比较多的,但杨继业也明白,目前的文朝状况,很可能不会留给他四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文朝外患究竟有多严峻,消息来源未知,更不知蒙匈族目前在欧洲地域横行情况,黄金家族对罗刹族和那一大片区域的掌控情况。只要黄金家族将欧洲那边的局势稳定下来,他们的主力就会扑向文朝这样的富裕领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