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4章 身子麻-《一品权相》
第(2/3)页
坐在车上,那是非常拉风,很吸引别人关注。杨继业和孙晓君两人坐车上,杨猛高大个头,跟在马车边,完全能够跟得上。巫小陆坐车位,只能倒着看风景,看人流。
文会现场在城外南,那里有一条大江从远处流来,在不远的下游与另一条汇合。这里有一个占地极大的沙洲,沙洲上林荫繁茂,从岸边去沙洲,可乘船也可从临时用小木舟支起来的通道。
不管从哪里上沙洲,都会收取一两银的门票,这也是控制人流量的有效办法。沙洲的另一边,这是高大的楼船。楼船上,是评诗的那些大儒、学政、考官们,一旦有上评定诗篇出现,便会传抄交送楼船之上。
随后,楼船上赞誉之语,会有人反而传回沙洲。在文朝,这种大型的文会,特别是秋试之前的文会,官府和民间都极为重视,很多大户、商户、商铺等,都会为文会捐款,对于捐款达到一定量数额,文会举办方也会将捐款者唱名,褒奖,为其做一次官方广告。
沙洲名为城南露洲,是整个文朝有有名气的一个地方。不过平时作为旅游景点,主要由渡船进出,杨继业到垣武城这么些时间,还没去过。
出城后,人多了,开始拥挤,马车已经不能通行。孙晓君让人将马车赶回去,下午再过来接他们,与杨继业等一起步行。
往城南露洲还有三四里地,对于杨继业这些人而言,抬脚就到达距离。可对不少书生而言,却要付出不少体能。孙晓君在体力上也是有所不足,使得他们也无法加快速度。好在有杨猛和巫小陆在前面开路,走起来顺畅,还是节约了不少体力。
渡口处已经是人挤人,虽说不论是上船走,还是从临时搭起的通道走,都要缴纳一两银。但对于书生而言,大多数人还是有准备的,特别是要参与秋试的书生。想要扬名,付出这点成本,不算什么。如果家里真的贫困,不参加文会对科考影响并不大。
巫小陆挤过去先缴了几个人的银钱,拿到路引单据。孙晓君准备要给杨继业银子,杨继业笑着说,“孙兄还与我计较这些身外之物啊。”
孙晓君也知道,杨继业确实不差这点钱。仅仅是荣盛酒楼一处酒楼,每天都收益都惊人,可不是一般生意能够比较的。
孙家也不差钱,对几两银子都不在心上。
好不容易上了船,那也是孙晓君有熟人、有门路。等他们踏上城南露洲,见露洲上至少有超过千人了,但返身看还没上露洲的人,那多得多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