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竹 石-《一品权相》
第(2/3)页
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,
任而东西南北风!”(原作者:郑板桥)
在场的蛮族人,对于诗词自然是无法理解,但杨继业先前所说的,短短的几句话,却说到万千蛮族人的心里。他们生活条件苦,但他们坚韧,不向困难低头,铮铮铁骨,千百年一直坚强地生活在荆蛮楚地。
站在高台上的巫小陆是读书人,虽说他也不完全理会杨继业这首《竹石》,可他还是感觉到诗里表达的感情,当即大声地喊,“好诗。这首诗必定会传遍文朝——”巫小陆在喊出声来时,已经是满脸的泪。
自小家里人都跟巫小陆说,男儿不准哭的。可这时候,他真的忍不住哭出声来。巫素贞在幺弟身边,确实听不懂诗,却为杨继业所言而流泪。仅仅地抓住巫小陆,心里在祈祷,“千万要平安回来,千万要平安回来。”
蛮族的人原本不知如何表达,可听到巫小陆的叫好声,便有几百人跟着叫喊:“好诗——”
稍停,几万人一起叫喊,“好诗,好诗,好诗……”
杨继业见蛮族人的回应,知道这样的回应对战台上不会有多少影响。随即将手举起来,下面的人当即安静。
他的动作,使得战台上中年文士和皇孙等见到杨继业这时候,在蛮族人群心目中的份量和感召力量,心里也在琢磨,如何才能转变为主动。
“皇孙,请您评一评诗吧。我虽然自知,这一首诗传颂到京都,又将是一首名传千古的好诗,但您是评诗的人,还要尊重皇孙,请皇孙给予评判。”杨继业故意说,对于郑板桥这一首言志之诗,在后世都是非常有名气的,此时,将这诗与荆蛮楚地的蛮族联系在一起,更能够彰显出诗的内涵。
这诗几乎将蛮族千百年来,在荆蛮楚地生活的状况,精确地描述出来,也展示出他们的精神与不屈之态。
刘世博虽说读书不多,但还是勉强可读懂好诗的。当然,这时候也完全可睁着眼睛说瞎话,将中年文士的那《咏竹》拔高,贬低杨继业这首《竹石》,判定杨继业输一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