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战俘逞狂-《血案迷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后面是一排排整齐的柚木灵牌,原木质地的牌位上,雕刻着烈士的英名,涂以黑漆,庄严肃穆。犹如整齐列队的驻印军官兵,正整装待发,在李让梨。宁伟两位铁血虎将的带领下,继续冲锋陷阵、保家卫国。

    在这些灵牌中,有不少鲁雪华熟悉的名字,有装甲连连长刘仁轨少校(牺牲后新一军追授)、搜索连连长陈二狗(“小四川”)少校(牺牲后新一军追授)的灵牌。

    按照孙里仁最初的想法,这些门楼、纪念堂也由鬼子俘虏来施工。但鲁雪华却坚持认为,让鬼子俘虏施工会亵渎烈士们的英灵,让弟兄们在地下不安,坚持要新一军官兵自己动手修建。

    孙里仁熬不过鲁雪华的执拗,尽管工兵团很忙,他还是派出一连工兵在一营步兵的配合下,由鲁雪华督造了这些纪念堂等建筑物。

    2督促鬼子战俘做得工作,是开挖烈士们安憩的墓穴。

    让鲁雪华奇怪的是,放下武器的日本鬼子,一个个工作起来极其勤勉,早出晚归,任劳任怨;墓穴挖得又深又方,内壁四周码放石头,平平整整。鲁雪华亲自测量过,每一处墓穴都与设计图纸分毫不差,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,让鲁雪华暗暗吃惊,对日本人的本性,鲁雪华有了更深入的一番认识。

    但好景不长~几天后,一队几十辆“道奇”卡车驶进了战俘营。在澳大利亚轻步兵押送下,800多名英帕尔战役抓获的日本战俘,一起聚在被关押在新一军战俘营。

    鲁雪华满心欢喜。原以为多了这么多战俘劳动力,墓穴开挖工作进度会大大提高。他甚至准备向孙里仁建议,如果墓园足够大,将第一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牺牲烈士遗骨从丛林里寻觅出来,一起装殓在墓园。

    但鲁雪华想错了。

    十几天下来,新来的800名鬼子不仅懒惰、散漫,工作效率低下,而且,连密支那俘虏的那300名鬼子工作效率也大受影响,而且墓穴明显粗糙;战俘们经常三五成群,在一起窃窃私语,或大声说笑,对看押战士的呵斥装作听不懂,置之不理。

    看押战士没办法,只得去找鲁雪华。

    鲁雪华对工程进度突然放缓也觉得很奇怪,跟随战士来到工地。

    10点多钟,还远不是缅北太阳最猛烈的时候,但墓园工地上已空无一人,鬼子战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脱着帽子、光着脚丫,敞着怀,在山脚树荫下歇息谈笑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