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 向余切同志学习-《文豪1983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再次深深的握住邵琦的手说:“你以后一定要看我的,你要仔细的看。”

    接着,余切找来一颗子弹的弹壳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用枪射击后留下来的,一共有两个,哥伦比亚的总统贝坦库尔拿走了一个。你把这个带回去,拉美人觉得这是幸运的象征物——类似于中国人说的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。我祝你的新闻事业可以成功。”

    之后,余切明显对邵琦的态度变化了。他不介意邵琦跟拍他的生活细节,有时也主动分享一些趣事。

    两人就此成了朋友。

    刘祥成发觉大事不妙,本来是我先来的,为什么事情发展成这样了?一个作家,成为了大作家之后,就很难再有新的朋友了。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朋友的品性如何?

    每一个人为了接近他,会拼了命的表演得温柔善良,刚正不阿……然后背刺这个作家。拿到很多稿酬。

    只需要想想,宫雪是怎么被千夫所指,所有报纸疯了一样的报道她“参与流氓案”就知道,利益可以使得人们有多疯狂。

    为啥余切会信任邵琦这个记者?

    难道他能看穿人心吗?

    刘祥成也学邵琦那样,天天在余切面前刷脸,做自我介绍。

    他保持一种“比余切年纪大的长者”形象,不远也不近,近了会显得他谄媚,远了会拿不到内幕新闻。

    在摄制组的其他人看来,他们都成了余切的朋友,就像是余切的姐姐和哥哥一样。

    由于拉美真的有这种“一人得道,全家升仙”的现象,马尔克斯的弟弟就成了马尔克斯博物馆的馆长……美国本地一些华人名流甚至以为,邵琦和刘祥成是余切来投奔的远房亲戚。

    哈珀的人有时候来找余切,找不到,就直接联系他俩:“余先生在什么地方?”

    他俩准知道。

    宫雪一度怀疑邵琦是不是余切的爱慕者,公款追星来了。余切说:“邵琦来美国之前,刚生孩子不久。她是一个母亲。”

    竟然是个妈妈?却自告奋勇来哥伦比亚、来美国?

    宫雪一下子对邵琦的态度变化了,她经常去邵记者找聊天。宫雪是个大美女,女人也喜欢她的漂亮,她们俩很快就成为朋友。

    然后邵琦就知道宫雪和余切之间的故事,她叹道:“你们俩都没错,但就让我觉得不痛快。为什么你要靠着一个男人来拯救你?这是成不了爱情的。你让余切也很尴尬。与其在这儿女情长,不如好好做事业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电影演员,你就该回去演戏,用实力证明你自己;余老师……余老师在事业上多辉煌?他为国人死过,人们不忍心责怪他。”

    宫雪觉得这话有道理,十一月最后一周,她登上回国的飞机。

    央台准备拍摄《出路》电视剧了。谢晋来执导。

    电视剧才刚刚立项,华人富商赞助的钱已经足够再拍两部电视剧,这是一部预定在东南亚各国播出的电视剧,是另一种类型的主旋律剧。

    谢晋力邀宫雪来出演角色。

    来之前,宫雪被不少报刊污蔑为qj犯的帮凶,来之后,她洗刷了自己的名声。有的人还是相信宫雪和“流氓案”有关系,但慑于余切的威望,再也不敢说这种话了。

    第二个走的人是胡后宣。

    《地铁》定稿排版后,胡后宣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。余切决定私人捐助胡后宣五万美元,胡后宣拒绝了,然后谈起了他那个“世界甲骨文大会”的梦想:

    “我希望有一天,可以把全世界研究古文字的几百位学者请来,让他们看看甲骨文发展的有多好,虽然它比中亚的楔形文字出现的晚,但在所有古文字当中,这是最成熟那个。”

    “它太成熟,甚至是早熟,所以它才能顺势变成现代汉字,就算现在计算机时代来了,它还能用下去。它就像是我们这个民族一样,很多人来了又走,我们还在这。”

    胡后宣说到这里,眼睛都红了。“你的在美国出版,那不是甲骨文还要在科幻时代流行?我应该感谢你才是。”

    余切感觉,胡后宣、莫马迪、刘祥成……这些人都不约而同的凑在自己身边,然后借势成就他们自己的事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