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许晨也是给足了面子,认真“捧哏”了两句: “文笔很好!” “确实很有想法,不愧是我们班的学霸才子焦天博!” 焦天博明显很是受用,一边谦虚着,一边有些不好意思的坐了回去。 …… 吴霏霏面露怯怯,接过鼠标打开了一个文档。 “这是我做的方案,鑫鑫姐给了好些指导,大家帮忙指正一下……” 前面也有一段类似于“策略背景”的内容,但相比于焦天博的,已经言简意赅了很多。 但也基本都是“正确的废话”,没有太多的重点。 对于非广告专业的吴霏霏来说,这其实已经非常难得了。 吴霏霏翻到最后面,便是三句广告语。 许晨愣了愣,竟然觉得“眼前一亮”,还是有些惊喜在的。 【怡春多胜游】 【宜居怡春】 【一年之计在怡春】 …… 吴霏霏主推的是第一句,正在做比较详细的介绍。 “怡春多胜游”,出自韩愈的古诗词,本身就是带有典故和文化属性的。 但许晨却觉得,明显后面两句要好很多。 他忍不住有些惊喜,想不到吴霏霏同学,竟然还是有些灵性的。 吴霏霏大致讲完了,还是有些露怯,乖巧的坐了回去。 焦天博皱了皱眉,似乎是没有觉得多好。 他的神情似乎是有些纠结。 貌似想要“批判”一番,但又碍于是吴霏霏创作的,便没有开口了。 许晨斟酌了下,径直开口道: “你主推的第一句,其实没有第二句和第三句好。” 吴霏霏露出些惊喜: “真的吗?” 许晨解释道: “广告语,还是要简洁易懂,最好是让人过目不忘。 【宜居怡春】、【一年之计在怡春】这两句,基本上看过也就会记住了。 【宜居怡春】,植入了一个‘宜居’的概念,这算是赋予了怡春一个‘价值属性’,这也是广告创作中的常用思路。 【一年之计在怡春】,在内涵上稍显牵强,还需要包装演绎一下,但胜在也是口口相传的俚语转化,基本一看就会记住。 上次娄主任说的很明白,希望让全国人民记住‘怡春’这两个字。 你这两句广告语,都能起到这个作用,‘怡春’两个字融入的特别好!” 吴霏霏得到许晨的夸赞,明显非常开心。 她按耐住喜悦,跟身旁的谷鑫鑫交换了下眼神和笑容。 焦天博听着许晨的分析,却是皱眉若有所思。 他本来并不觉得好,听许晨这么一说,确实有几分道理。 “学霸哥”又回想了下自己创作的那几句,终于稍稍有了“反思”的心理。 确实如许晨刚刚所说的,吴霏霏后面两句广告语,基本看一遍就能记住了。 但自己创作的那几句话,比如“明月山春景,醉美怡春情”之类,确实是看一遍便会忘却的。 …… 许晨看着大屏上的两句话,又仔细琢磨了下,再次忍不住点了点头。 想不到非广告专业的吴大小姐,做项目还是能够贡献思路的。 至少“宜居怡春”、“一年之计在怡春”这两句,放在备选方案里,是完全不会掉价的。 …… 吴霏霏看向许晨,有些期待的问道: “老板,你的方案是啥?” 许晨笑了笑: “你们俩的方案都很好,这样我就放心了! 你们方案放在前面,可以作为主推方案…… 我的还是稍微‘冒犯’了些,就放在后面当备选方案吧。” 焦天博、吴霏霏、谷鑫鑫面面相觑,也不知道许晨是不是在故意谦虚。 更不清楚他所说的“冒犯”是什么意思。 许晨掏出手机翻了翻,把一个文档转到了大屏上。 当他把文档打开,那句广告语跃然眼前的时候…… 焦天博、吴霏霏、谷鑫鑫,都懵逼了。 【怡春,一座叫春的城市】 …… …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