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改革派-《大明1566胜天半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后边的话张居正没说,但是心里想的是这严家的权势难道还不够数,还能再长个十数年?

    张居正是想做一番大事业的,他少年聪颖,十五岁便成为举人,二十三岁中了贡生,也就是进士,明朝的乡试就相当于省考,而会试相当于国考,乡试后是举人,会试后是进士。

    这两次考试基本上每次都要刷掉九成的人,而中了举人其实就有机会当官了。

    年轻的时候笑范进中举痴傻,殊不知人家中举后被任命为山东学道,也就是山东省的教育厅厅长。

    如此含量的举人,张居正在十五岁便考中了,其实若不是当时湖广巡抚顾璘阻止,张居正十二岁便会中举。

    看二十五岁之前的张居正,说他是个读书的天纵之才不为过。

    而这样的天才,也常常怀着别人难以企及的抱负。

    张居正在考中进士后,也去翰林院做了庶吉士,在这里结识了老师徐阶,从此开始了这一段师生情谊。

    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,正好赶上内阁中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。

    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、严嵩二人,二人争夺首辅职位,夏言夺得首辅之后,被严嵩进谗而被杀,张居正亲眼见证了严嵩成为内阁首辅,见证了严家二十年权势的崛起。

    对于内阁斗争,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,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。

    嘉靖二十八年,张居正以《论时政疏》首陈“血气壅阏”之一病,继指“臃肿痿痹”之五病,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自己钻研的治国之策,并没有得到皇上和严嵩的重视。

    从那时候,张居正萌生了对权势的渴望,也明白了权势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后来他因病请了三年的假,在休养的时间里,张居正也不忘求田问舍,观察大明朝底层百姓的生活。

    也就是这个时候,张居正发现了大明朝田地的重大弊端。

    养病回来后的张居正也学会了老师那一套内抱不群,外欲浑迹,相机而动。

    虽然张居正眼下也入了阁,但是自己还是没有机会施展抱负,眼下虽然清流抱团,他管着兵部,高拱管着户部,但是这两个部门都被严党给架空了。

    所以清流们眼下要合力去扳倒严党,但是扳倒严党他就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吗?
    第(2/3)页